翰高资讯


联系我们

北京区

电话:010-61676259
邮箱:hg_china@163.com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凤翔科技开发区
         北晨路6号
翰高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翰高资讯 > 翰高新闻
淮阳六艺阁与六月开花的白玉兰
来源:翰高集团   时间 :2019-07-01

又到了六月底,淮阳万亩龙湖里的荷花已陆续开放。这时节,沿龙湖漫步,草木葱郁、触目清新,杨柳依依、碧波荡漾。阵阵清风裹着淡淡莲花的香味,这一份与众不同的盎然生机和活力,吸引了众多的赏荷爱莲人沉醉忘归。前日,笔者从东湖信步六艺阁前,偶一抬眸,却有几朵盛开的玉兰映入眼帘。微微诧异,这分明不是玉兰花开的时节呢。

很明显,这是一株今春刚植下的树。比起临近的几株同类,顶着烈日、树冠羸弱的它,毫无过“树”之处。并不壮硕的枝干笔直挺拔,只有在枝桠顶端用几朵洁白的花序,很用力地宣告着自己能在夏天开花。

这株树后就是刚刚落成的六艺阁,它也是六艺阁的一部分呢。说到六艺阁,意即“君子六艺”。四书、五经、六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只有贵族子弟始能受到“六艺”的完整教育,从中可以看出拟名者对中国儒学的推崇和对本地教育殷切的期望。

六艺阁,外观栉比鳞次陈楚古街,近览波光潋滟万亩龙湖。是古陈州东门之地,今淮阳龙湖东畔的轮廓线、观景台、制高点。按某些文旅专家的说法,它的落成,填补了多年来古街景的残角、湖东畔的空白,构筑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平台、展示淮阳文创文旅发展的新高地。作为龙湖游客服务中心主建筑与观赏主景,六艺阁整体造型庄严肃穆,青砖灰瓦,五层飞檐。各个角的斗拱下还垂铜铃,风来时隐约作响。每一层有朱红色的围栏,同色的门窗皆为上圆下方。关于这个造型,《说文解字》释其为:“瑞玉也,上圆下方。”为古建的典型造型,亦暗合传统建筑美学。

正如建筑美是传统文化的集中反映。六艺阁的外观造型,有着非常生动的线条,像一首吟哦赞叹的古诗,更像直接把国画用于建筑艺术。通常建筑学家会认为,西方古典建筑是雕塑性的,中国古典建筑是绘画性的。当然,于我们而言,六艺阁的建成,意味着从此荷花盛开时,可登高尽览万莲盛开的美景,就近聆听万物生长的天籁之声。

一同种植的,还有几株粗壮国槐,也已经抽枝发芽。国槐是本土常见绿化树种,也是周口市树,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祥瑞树,诠释着中国人乡土树根祖树的乡愁气息。中国园林艺术中,树木花卉的选择明显受花鸟画“古、奇、雅”的格调的影响,讲究色香清隽,能够细品玩味、有象征意味的。 这株玉兰和国槐,估计就是创建者为追求诗画的意境而植下的,它们与六艺阁同生共长,表达了古陈州的历史沧桑与盛世新貌。

就常识说,大抵各种花,都是应季而开。玉兰花又名辛夷花、迎春,落叶乔木,花期在每年的3到4月份。清代查慎行曾在一首《雪中玉兰花盛开》的诗作中这样描绘:“阆苑移根巧耐寒,此花端合雪中看。羽衣仙女纷纷下,齐戴华阳玉道冠。”咦,这雪中能看的花,最迟花期也就是初春时节。遥想,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琼楼玉阁和含苞怒放的玉兰相映生辉,偶尔有几瓣落花,间有几声清脆的鸟鸣声,一份幽雅的和谐,似天女散花般在这空寂的天地间飘荡。 那挺直的树干,高高在树冠之上不可亵玩的偌大花朵,迎风摇曳,庄严而美丽,诠释着一种一往无前的孤寒气和决绝的孤勇,实在是优雅而款款大方,让人神往。

古人对玉兰花也多有褒赞。诗人王维有一首非常经典的《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在一个没有人迹的山涧里,绚丽而生动的玉兰在树梢上纷纷绽放着,又随即次第飘落。这就是生命的美好,在观照者缺席的情况下,并未因此而萎靡不振,而是顾自盛放。从“纷纷开且落”一句中,我们看到了世间万物的无穷循环,以及这些鲜艳的循环中所显示出的一种命定的自在和陶醉。

众多周知,王维的诗作很有禅意。这种由玉兰花开花谢开启的“空寂”境界,由瞬时生灭到连绵不绝的缤纷,正如这株玉兰不按常理出牌的花开,在时间节奏上是神秘莫测的,虽然对世人不惊不扰,但却超越了我们的认知,使我们平凡的心灵感到了意外,继而有了一点小感悟。

当然,梅开二度,世间还是有的。那么同为花,烁烁其华在六月的玉兰,其实也能理解了。席慕容曾说过:“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只能享受一个季节的热烈的或者温柔的生命。”花开花谢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此刻与我们不期而遇,也是一种自然的状态。或许是这一株玉兰,预料了七月淮阳赏荷月的缤纷灿烂;抑或是振奋于六艺阁即将登上淮阳文化舞台的精彩亮相;更或许它禁不住好胜心,想与近旁的莲花争奇斗艳。

不过,就我们而言,生活多了“花”的邂逅,平凡的日子才有了诗情画意,才能达到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进而感知世界之美。正如,鲁迅说过的那句:“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我想,甭管荷花还是玉兰;也不管它们是开在雪地中还是炎炎夏日,只要开花,就能给人带来美的心情,使人欢喜。你说对吗?

文/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