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高资讯


联系我们

北京区

电话:010-61676259
邮箱:hg_china@163.com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凤翔科技开发区
         北晨路6号
专题报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翰高资讯 > 专题报道
亮化绿化美化一体 助推美丽沈丘建设
来源:翰高集团   时间 :2014-10-14

——翰高集团亮化绿化美化沈丘城市园林建设纪实

当来到东环路上,细心的你一定发现这里的变化:清洁宽敞的地面,秩序井然的交通,脏乱的死角焕然一新,黑暗的道路明灯初照,裸露的坡地种满乔灌木,造型别致的花草扮靓道路沿线……

自2011年翰高集团回沈丘投资以来,先后承建了中华槐园、东环路景观综合工程的建设。如今漫步在行政新区以北,“绿色沈丘”的气息扑面而来,享受到的是回归自然的温情与呵护。在此行走,犹如赏花,又如品诗。

中华槐园成为沈丘名片

走进中华槐园,仿佛走进一幅美景。越是品味越能发掘中华槐园的品位。登上槐仙山顶,登高俯瞰中华槐园全貌,碧绿的青草如一张绿毯,覆盖着整个中心园区,树木、花卉、草坪和各种景观勾画出极美的参差感,就像是一幅幽静深远的水彩画。

对于沈丘人来说,在中华槐园徜徉,沿着槐香湖漫步,已成为一种习惯和享受。清晨,沿着槐香湖慢跑,在千字文广场打太极,健身是这里的主旋律;傍晚,市民或扶老携幼沿槐仙山后道散步,或爬至槐仙山顶看日落,或在槐香湖划船,或在景区石椅静坐,怡然自得。

与鹿邑的太清宫、淮阳的太昊陵、项城的袁世凯故居一样,如今的中华槐园成为了沈丘的地标性建筑,成为了沈丘的“名片”。如今,沈丘籍在外工作的人们,回乡必定会参观这座让沈丘人引以为豪的公园。外地的客人来到沈丘,沈丘人一定会向他介绍这张沈丘“名片”,这张名片的成功塑造,也吸引了周边兄弟县市前来参观和学习。

打造东环路“生态长廊”美丽线

驱车行驶在东环路上,透过车窗看到的是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绿化带,仿佛穿梭在绿色长廊;漫步在东环路,能发现更多的美,这里高低起伏的微地形上种满了花花草草,千字文景墙有序排列着……

东华路的分隔带以国槐为主要树种,搭配枇杷、大叶女贞形成了整体格调。而人行道树种则采用了柔美飘逸的金丝垂柳,以便于增强统一性。因东环路的原有分隔带为高大乔木,地面植被就选择了较耐阴的红叶石楠、麦冬、小叶黄杨等,这样能最大限度发挥绿化装饰作用的。

目前东环路也成为了人们节假日和工作之余休息、娱乐的良好场所。对司机来说,东环路的建设者们结合本地自然环境,把握植物习性,模拟本地地被,打造的“经济、现代、和谐”道路景观以不同的形式营造四个不同风格的标段,变化而又有韵律,有效避免了视觉疲劳;对成年人来说,东环路用乔、灌和地被结合形成的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有助于成年人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调剂生活、振奋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对青少年来说,可培养勇敢、活泼、伶俐,有益于身心健康成长;对老年人来说,此环境中尽情享受阳光空气,增进生机,延年益寿……

东环路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形成景观绿廊和城市绿肺,体现自然生态,创造舒适宜人的交通环境,体现了美丽沈丘景观和宜居的人文生态,成了行政新区的“生态长廊”—8.6公里长的“美丽线”。

挖掘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刘邓大军渡河遗址森林公园

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沈丘的刘邓大军“强渡沙河”往事曾是沈丘的骄傲,在即将淹没于历史时,终于得到了还原。如今走在沈丘县城东侧、沈界公路北侧、沈丘码头对面,原沈丘林场时,这座以红色旅游、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刘邓大军渡河遗址森林公园”,向人们再次展现了那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往事。

1947年是解放战争的关键一年。国民党倚仗装备精良、兵力较多,向山东和陕北发动重点进攻并占领延安。为扭转战局,中央和毛主席命令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并将主要进攻方向指向大别山地区,刘邓大军承此重任。1947年8月7日,“千里跃进大别山”开始。刘邓大军突破围追堵截,先后越过陇海路、黄泛区。8月17日,抵达沈丘沙河北岸。18日夜,刘邓首长率主力二、六纵队抵达下溜渡口(沈丘林场附近)。从8月17日开始至23日,历时7天7夜,12万大军全部渡过大沙河,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为取得解放全中国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这段往事给沈丘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翰高集团以这段历史为基础,结合本地自然风光,在沈丘林场投资建设了“刘邓大军渡河遗址森林公园”。这是一座集生态农业、养殖、种植、有机食品、红色文化、红色旅游为一体的森林生态公园。

红色旅游过程是观光赏景的过程,也是学习历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过程。通过浏览“刘邓大军渡河遗址”森林公园看到的是旧址,感受到的却是精神与文化。“刘邓大军渡河遗址”森林公园有红色历程的追思遥想,有革命激情的彰显升华。有较高旅游和研究价值,是红色旅游的特色景观,将沈丘县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文化产业,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对于扩大就业、促进旅游业发展,为沈丘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

传承农业文明携刻乡愁—美丽乡村“花溪湾”

乡愁,指的是人们对童年和故乡的追怀与找寻。对故乡的追怀,当然不仅仅是山山水水、一缕炊烟、一道山路、一个糯米团,还有那些故乡的风土人情,那些舞狮子、戏龙、采莲船,那些缠绵的乡土文化味。乡愁是沿着泥瓦飘散的炊烟,是十八弯向家门口的山路,是妈妈手里的糯米团,是后院那颗总不结果的龙眼树……

行走在城市中,到处是高楼大厦,遍地是钢筋水泥,工业文明的成就扑面而来,而农业文明的气息则是渐行渐远。将农业文明在新时期得到弘扬和发展,是刘庄店尹营中心社区花溪湾的建设理念。如今,走进刘庄店尹营中心社区“花溪湾”,一个个带着亲切地豫东传统乡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绿篱长廊、青砖灰瓦、高大的老槐树、古老的石磨盘……

从决定承建花溪湾项目以来,翰高集团就致力将它打造成全县乃至全中原的“美丽乡村”,建设符合现代生态文明的社区。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翰高都一丝不苟的坚持着高起点、高标准的理念,市政配套、园林绿化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尽善尽美。现在的花溪湾社区依托现有河流脉络等独特风光,让社区融于大自然,融入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让居民充分体验到了习总书记要求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翰高付出的得到了认可。8月26日,经过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现场答辩等环节,花溪湾社区在河南省2014年“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评审中,成功入选“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并获得“美丽乡村”国家政府扶植补贴近千万元。

如今的花溪湾社区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沈丘地域文化特色的生态社区。立足农村实际,着眼新型城镇化,适应农民居住特点,尊重传统文化习惯,让农民像城里人一样生活,在舒适生活的同时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并结合现代建筑艺术,充分挖掘沈丘地域文化内涵,提升社区文化品位,符合了国家“中国要美,农村要美”的要求。

文化是建设“三品”园林之魂

翰高集团明白,文化是绿化建设的灵魂,将本地文化融入绿化建设之中,才是真正的亮化、绿化、美化城市工程,才能真正建设“品质”、“品味”、“品牌”的三品园林城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一座城市也各具特色。沈丘县有着传奇的大槐树根祖文化,有着《千字文》作者周兴嗣故乡的独特文化,也有着刘邓大军强渡沙河的红色文化,充分挖掘和开发这些文化资源,并在园林建设中进行传承和弘扬,才能打造具有沈丘特色的三品园林。

在建设中华槐园时,翰高集团精心研究、充分发掘沈丘县城所在地槐店之渊源,并以沈丘籍古代文化名人周兴嗣及其蒙学典籍《千字文》为标志的历史文化底蕴融入园林建设。由此,中华槐园建设成了一个集槐文化、千字文文化和科研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大型生态园林。

如果说中华槐园是对槐文化和《千字文》文化的挖掘和传承,那么东环路则是对中华槐园的槐文化和《千字文》文化的补充和延伸。东环路景观绿化工程以国槐和其他槐树为主要树种,常绿乡土树种为辅,体现槐文化生态,打造“槐文化”名片。同时在这条8.1公里的生态长廊上,有序的竖立了几十个千字文景,雕刻着《千字文》的名段名句。

红色文化和农业文明是对传统文化的锦上添花。刘邓大军渡河遗址森林公园围绕刘邓大军强渡沙河历史往事将要建设的系列英雄雕像,是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更直观更能让青少年接受。现代文明发展的同时,农业文明正在逐步被弱化,花溪湾则是重建乡村文化与农业文明的尝试。

翰高集团建设的绿色建设工程虽然处处有建筑,却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盎然生机和沈丘特色的文化内涵。在宁洛高速出口东侧的中华槐园,“中华槐园”景石、“槐缘”石、千字文竹简,甚至是一棵棵古槐,都格外引人注目,每天都吸引不少市民和行人在此摄影留念。这些看似简单的景观,因为注入了文化内涵,便显得格外生动,不仅让人赏心悦目,而且表达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这些对沈丘县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助作用。

目前,中华槐园已向市民开放两年多了,东环路景观综合工程已接近尾声,中华槐园二期工程—“千字文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在紧张筹备中。可以预见,沈丘这座充满绿色的城市,必将更加美丽、整洁、有序,生态人居环境必将更加优美和谐。